0592-2117513

什么时候出国留学最合适

作者: 2018-06-17 09:06 来源:厦门编辑
收藏

对于中国学生而言,出国留学有三个黄金时间:

  1. 出国从高中开始接受国外教育;

  2. 出国读本科;

  3. 出国读研究生。

 

 

  那么,对于不同的学生,如何选择的出国留学时间呢?

  适合的才是的,留学也不例外。知道什么样的孩子适合出国留学,自然什么时候出去就变得不是太重要了。对于好孩子而言,出国读高中、本科、研究生都是不错的选择,好孩子适合出国留学,具体出国时间的选择因人而异。

 

  我碰到很多家长,经常开口个问题就是:胡老师,我孩子今年××岁了,您认为现在送他出国合适吗?老实说,谁都没有点石成金之术,我也不知道您的孩子是否适合出国,因为我不知道孩子的具体情况,很难判断。实际上,对于什么时候出国留学这个问题,年龄只是影响因素之一,但不是主要影响因素。出国后留学生成长好坏,主要取决于学生是否具备了出国留学的条件和素质。当然这些条件和素质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慢慢养成和积累起来的。

 

  我不太赞同过早把孩子送出国。很多小留学生在家里娇生惯养,离不开父母的保护。一旦独自来到异国他乡,需要独立生活,由于没有当地文化背景,英语讲不好,又不懂相应的文化礼节,到国外后很难融入到当地校园文化中。课外活动期间他们经常受到当地学生的排斥,难以合群,久而久之容易滋生自卑心理。如此,把孩子过早送出国读书实际上是弊大于利的。如果家长真的为子女前途着想,真心关心和爱护自己的孩子,就不应该把仍处于成长期的孩子独自留在异国他乡,而是等孩子更成熟了再考虑将孩子送出国。

 

  当然,不同年龄出国留学各有利弊。

  低龄孩子留学,在语言上更容易适应,因为每一个人对于语言掌握的程度跟年龄有很大关联,通常年龄越小,适应语言的能力相对而言就越强,但是年龄小在思想上不够独立,生活上无法自理。而出国读本科或研究生的学生则基本上有完全的生活自理能力,思想上亦可以自立自强,但是对当地文化的吸收和融入可能需要较长一段时间的过渡。在国外我们常常看见中国研究生生活的圈子还是以中国人为主,与高中生或者本科生能够经常跟国外同学坐在一起上课不同,研究生跟当地人交流的情况会少一些,较少甚至很少与来自其他国家的同学交流,这使他们不能积极融入当地文化和社会,在语言和文化上交流有障碍。

  据《中国留学生教育适应状况的研究》显示,社会文化障碍是留学生出国后面临的大障碍,有23%的学生认为较难融入当地文化,有约12%的学生认为很难融入当地文化。

 

  研究生因为跟当地学生在一起的时间有限,加上身上的中国烙印基本形成,因此相比本科生可能更难以接受并融入当地文化。比如有时美国人在一起,说到一些涉及西方人文典故以及流行文化的笑话时会哈哈大笑,可是中国学生并不熟悉他们当下的社会流行元素,更不熟悉西方的文化典故,所以很多时候笑不出声来,久而久之容易出现反感。而中国的本科生占有很大的优势,本科生的心态比较年轻,而且充满活力。他们每天都要跟美国学生一起上课,课后进行交流,有些作业或者学习项目甚至要相互协作,组成团队才能完成。课后还有各种各样的社团活动、校园派对可以参加,彼此之间沟通与交流的机会更多。因此很多中国本科生都有一些比较熟悉的美国朋友,与研究生相比,中国的本科生更容易融入美国主流社会并吸收他们的文化。

 

  所以,应根据孩子在国外的留学适应性选择留学时间:

  

“好孩子”标准

初中后出国读高中

高中后出国读本科

本科后出国读硕士/博士

德(思想上的自强自立,有辨别是非和约束自我的能力)

尚未成熟,受外界环境影响大,自制力差

思想上已成熟,有辨别是非和约束自我的能力

思想成熟,自强自立,有独立地辨别是非的能力

智(学习能力、自我激励能力与沟通能力)

或强或弱,容易走向两个极端

心理更成熟,学习及自我激励能力强,沟通能力与英语能力相关

自我管理能力强,沟通能力与英语能力相关

体(健康体魄和生活自理能力)

因人而异

自理能力强

自理能力强

语言能力(语言习得能力与融入环境的能力)

学习能力强,容易掌握地道英语

较容易适应、能自然过渡

有口音问题

个人价值观(有正确的价值取向、对不同文化的适应性)

未建立,受外界环境影响大

基本形成,能判断是非,适应不同的文化

形成,一旦认可某个文化后,对其他文化接纳会比较难

 

  从如上表格中大家应该不难发现,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高中后出国留学是比较好的时机。这个比例跟我经常在讲座中对家长朋友和学生建议的“高中毕业后再出国是比较好的选择”是相吻合的。2015年的《高中生出国留学意向分析》调查显示,有44%的被调查高中生计划出国读大学,27%的学生计划出国就读高中,当然,随着出国读高中优势的明显,与前两年相比,此部分学生群体数量呈直线上升趋势,与2012年相比,在国内读完高中课程再出国读大学的学生比例从61%下降到44%,出国读高中的学生比例则从17%上升到27%。

 

  尽管近几年来留学低龄化程度加剧,然而如果用“好孩子”标准来衡量的话,高中毕业应该更符合这个标准,这个时间送孩子出国,父母对孩子可以更放心一些。如果家庭条件不错,在国外有亲戚朋友,孩子各方面都比较的话,也可以送孩子出去读高中。

 

  不仅如此,站在孩子所受教育的知识结构而言,我对中国的基础教育还是比较有信心的。长期以来,中国完善、扎实的基础教育为每一个孩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国内可能这种基础教育的优势还体现不出来,但是一旦到国外就能够体会到了。同学们在备考SAT的过程中明显会感觉对数学部分轻车熟路、得心应手,只要基础扎实,到国外后,对中国学生而言很多学科是小菜一碟!尤其是对学理工科的学生,这种优势体现得更为明显,这些都得益于国内优质的基础教育。为什么美国的本科教育又如此卓越呢?中国和美国的教育差距,从何而来?

 

  其实,美国与中国教育的差距,始于高中,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课程及学制上有差距:大部分美国高中阶段是9-12年级,有四年学习时间。中国的高中表面上有三年时间,但第三年基本属于全面复习备考阶段,基本没多少时间在学新知识。美国高中是学分制的,因此可以开出比中国的高中多得多的必修课和选修课。普通一个美国高中,都能开出上百门的课,跟一所小型大学差不多,这点在中国上无法相比的。不仅如此,美国的高中可以开相当于大学一年级或者二年级公共课程度的科目,可以有效衔接大学课程,中国的高中基本是不会开大学程度的课的。

 

  第二,教师及科研上有差距:美国的高中,因为要开大学的课程,对教师的要求就要很高。美国的高中教师很多都有硕士学位,博士学位的也不少。美国的教师执照课程跟中国不一样。中国读师范毕业,四年本科,能考到教师证书就能当老师。但是,美国人要当教师,无论拥有何种学位,一律要读两年的教师执照课程。要考进去读,读完还得考出来。假如是本科生,读完四年师范,还得再读两年执照课程才能当老师,比中国教师多受两年训练。教师水平普遍要比中国高。而与高程度课程相对应的是高标准的科研配置,美国高中很多高程度的课程,是得到资金雄厚的科研机构、政府机构或者商业机构支持的,可以让学生做很多专业实验,这样的实验,在中国的校园里条件上很难达到的。

 

  第三,美国有重点高中,甚至有“全国重点高中”:按照成绩高低,甚至根据入学成绩高低来录取学生;在每一所高中里面,美国是按照学生的程度来分班,有专门给能力的学生读的“荣誉”班(honorsclass),天才学生读的“大学预修班”(AP class),有全球承认的“国际班” (IBclass),等等。美国的大学、科研机构、医院、政府机构、商业机构,都有专门的部门负责协调高中生的课外社会实践和科研活动。因此,美国的高中生可以到大学上课,拿大学的学分;可以到科研机构,跟科学家一起做研究;可以到各级政府机构去当官员的助理,议员的秘书,民选官员的竞选团队义工;在教育董事会-州或者县市的教育局的决策机构里面,也有学生委员,可以参与公立教育的决策。

 

  中国跟美国在教育上的差距,始于高中,到了大学更加大踏步拉开距离。中国学生如果能在此基础上接受美国优质的本科教育或者研究生教育,无疑是比较好的选择。

 

  对任何一个孩子,建立起完善的知识体系对其未来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有的家长认为,既然送孩子出国,要学英语,那么中文学得如何也就无关紧要了,这种认识是一种误区。中文跟英文作为语言自有其相通之处,从教近30年,我观察过很多学生,发现中文学得好的学生,学起英语来语感会更强,学习起来会更快;而英文学得好的同学,他们的中文也不会太差。比如在写作中,英文写作和中文有相通之处,常常需要两种语言的切换:中文能帮你打开思路,更好地构思,而英文往往能够使你在写作上思维更加缜密,行文更为严谨,中英文结合可以相得益彰!

 

  当然,更重要的原因来自于情感因素。每一位父母都希望孩子成龙成凤,这种心情是好的,也是可以理解的。正是因为如此,我们才更应该在孩子成长道路上的每一个步伐都小心翼翼,每一个决策都应该细心斟酌。作为过来人,我认为父母应该给孩子一个完整的童年,让他们在父母的引导下健康成长,这样更有利于价值观的形成,太早把孩子送到国外去,对孩子而言是很残忍的。就像一株植物,一直生存在温室中,结果还没有给它一个过渡的机会,没有任何准备,就将其置之荒野,让其自生自灭,这是不人性的。我们至少应该让孩子过渡,逐渐具备独自适应外界复杂环境的能力,再放手让孩子去锻炼,这才是明智的选择。否则孩子从小离开父母,失去家庭亲情,对他一辈子的成长,在人格和心理上都会带来巨大的影响。

 

  曾经在网上读到过一段文字,一位留学生的母亲在自己的博客中坦言:“在儿子出国的5年里,我从来就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最怕儿子在半夜打来电话,那是儿子得病求助的电话;在这5年里我的心是在泪水中泡着的,虽然在外人眼里我是非常坚强的人,其实我的泪是在没人时在梦里流淌。5年间可以说我的心分分秒秒都牵挂着万里之外的孩子。”相信很多留学生的家长都有过类似的经历,尤其是很多孩子从小就没有离开过父母,突然间就要到国外去学习,可以想象父母内心的焦虑和不舍。我相信其中的焦虑更多的是想孩子能否在国外正常地学习、生活、与人沟通等,而其中的不舍正是那种父母与孩子间难以割舍的亲情。

 

  留学生独自在海外生活,离开家人和朋友的陪伴,很多事情需要自己独立承担。有些学生学业紧张,也没有时间与家人多沟通,再加之语言不通、环境陌生,获取新朋友的渠道变得非常有限,无法与人进行情感交流,长期的孤独感会使性格变得内向、孤僻、不合群。据《中国留学生教育适应状况研究》显示,留学生当中,面临的三大压力之一便是远离家人和朋友,有超过25%的学生表示这给他们带来较大的困难,有约10%的学生表示这给他们带来极大的困难,而有20%的学生在出国前对远离家人和朋友给自己带来的困难表示担心。

 

  我非常赞同前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先生在南京演讲时提到的一个观点:别过早送孩子出国留学,尤其是在决定将孩子送到国外去读小学、中学时要慎之又慎。龙永图认为,在孩子世界观尚未形成的时候,过早送到国外会让其中许多孩子变坏,极端孤独,或是思想扭曲。他还认为,培养的中国企业家必须先让其在本土接受系统教育,然后再到国外学习先进管理经验。

 

  到底什么时候送孩子出国留学比较好,家长和孩子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权衡利弊,再做决定。

 

——本文摘自《家有儿女要留学》 作者:胡敏

姓名:
电话:
提交需求
  • 品牌简介
  • 精品项目
  • 课程中心
  • 多语种
  • 留学服务
  • 校区地图
您想学习哪门课程
    您的目标分数
      您的学习周期
      • 一个月
      • 三个月
      • 六个月
      • 六个月以上
      获取报价

      我们将在一个工作日内通知您报价结果

      热门活动

      注册/登录

      +86
      获取验证码

      登录

      +86

      收不到验证码?

      知道了

      找回密码

      +86
      获取验证码
      下一步

      重新设置密码

      为您的账号设置一个新密码

      保存新密码

      密码重置成功

      请妥善保存您的密码
      立即登录

      为了确保您的帐号安全

      请勿将帐号信息提供给他人/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