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古希腊神话中曾经提及到,Hades (哈迪斯) 与自己的弟弟 Zeus (宙斯) 和 Poseidon (波赛冬) 一起,终于打败了泰坦巨神 (Titans),推翻了自己父亲 (Cronus)的统治。
后来,Hades 逐渐成为了冥界的代名词。在现代英语中,我们通常用Hades 表示“阴间,冥府(the land of the dead)”,而hell (地狱)正是它的衍生词。
在罗马神话中,冥王Hades 的名字变成了Pluto, 海神Poseidon 的名字成为了Neptune, 而Zeus 的名字则变成了Jupiter. 后来,人们用他们的名字给太阳系(the Solar System) 的行星命名。于是 Jupiter 代表木星,Neptune 代表海王星,而 Pluto 则表示“冥王星”。
Pluto 在1930年由 Clyde Tombaugh (克莱德·汤博) 根据美国天文学家 (American Astronomer) 洛韦尔的计算而发现。从那之后,它一直被认为是太阳的第九大行星。
然而,在2006年的国际天文学联合大会 (International Astronomical Union) 上,Pluto 被重新定义成为太阳系的一颗矮行星(dwarf planet)。从此,太阳系就只有八大行星。
特征
中文名:冥王星
英文名:Pluto
直径:2376.6 km
质量:1.303✕1022 kg
表面温度:-229 ℃
逃逸速度:1.212 km/s
视星等:13.65至16.3等
自转周期:6日9小时17分36秒(逆自转)
公转周期:247.94 年
转轴倾角:119.591±0.014°
轨道倾角:17.16°
近日点:29.658 天文单位
远日点:49.305 天文单位
冥王星之心
冥王星最大也是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它那标志性的“心”,被称为“Tombaugh Regio(冥王星之心)”,这块明亮的区域由两块不同的表面组成,东部表面是一个混乱的山脉,由比花岗岩还要坚硬的冰组成。
然而西部表面是一大片相当平坦的氮冰原(Nitrogen ice field),这块冰原被认为是一个巨大的远古陨石撞击坑。
“冥王星之心”的这块区域被称为Sputnik Planitia,可能形成自一个1200英里,也就是1930千米宽的庞大的物体。人们认为在成百上千年里,因为冰川运动的缘故,撞击盆地缓慢地被巨量的软但冰冻的氮冰填充满。
莱特山
在冥王星壮丽的中心之南,存在着另一个奇异的特征,那就是一座巨大的冰火山——莱特山(Wright Mons)。与地球上的火山不同,莱特山曾将熔化的挥发物——诸如水和氨气——喷发到冥王星的冰冷表面上。
这一巨大的冰火山宽约90英里(145公里),高2.5英里(4公里),是迄今在外太阳系中发现的最大的冰火山。
沿着斯普特尼克号平原的西部边缘,冰火山莱特山之上就是冥王星最高最险峻的山区——丹增山脉。这一巨大无比的山脉冰峰从地面耸立而起,高达3.9英里(6.2公里),平均坡度达到了19.2度。
虽然冥王星大部分为甲烷和氮冰所包裹,但要形成如此巨大的山脉还需要更为坚硬的物质,因此,形成丹增山脉的物质最为可能是冰冻水,因为在冥王星的极低的温度环境下,冰冻水展现出的材质更像岩石。
克苏鲁斑
冥王星上最引人注目的一个特征之一就是环绕其赤道的巨大红色斑块。这一奇特而美丽的区域被命名为“克苏鲁斑”(Cthulhu Macula),是由一系列平原、斜坡、山脉和陨石坑形成的地貌。
“克苏鲁斑”长约1860英里(2990公里),是冥王星这颗矮行星上最暗最大的特征。“克苏鲁斑”上还布满许多斑驳的陨石坑,意味着它已经形成了数十亿年,比我们之前探索的没有陨石坑的特征要古老得多。
冥王星上的这个奇异的地区是深红色的原因还未被完全理解,但这很有可能是冥王星稀薄大气层中甲烷和氮气与太阳的紫外线相互作用的结果,这个过程创造了被称为托林的有机粒子(organic fillers)。